31日下午,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跟随“同心筑梦·共谋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内蒙古行联合采访活动实地探访了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真切感受到这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方面所展现出的新面貌、新作为。
呼和浩特经开区始建于1992年,2000年获批为国家级经开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22.58平方公里。
近年来,呼和浩特经开区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示范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先导区、深化改革开放的创新区”四大定位,推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加快打造动物疫苗研发、电力装备制造、新能源商用车制造三大产业基地。目前,呼和浩特经开区科技“突围”项目已占呼和浩特全市的三分之一。
企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园区的高效服务。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群工作部宣传科负责人白洁介绍,园区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进“先建后验、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拿地即开工”等管理模式,做好“不见面审批”和“帮办式服务”“周六日延时服务”。
据悉,今年下半年,呼和浩特经开区将重点跟进31个在谈项目,力争签约13个,新开工11个炒股配资手机版,推动19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形成“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
鼎宏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